2018年5月17日星期四

一口气刷20集,校园青春剧也是刚需啊~


一口气刷20集。

少男心爆了。

看完只想说一句话:

“老师,我想谈恋爱。”

《忽而今夏》


国产校园青春剧一直是个经久不衰的类型。

从1989年洋溢着80年代单纯的《十六岁的花季》,

到1998年弥漫着浪漫情趣的《十七岁不哭》,

再到2002年充斥着九零后老阿姨回忆,处处充斥着个性的《十八岁的天空》。

“上古时期”的校园青春剧纯情而有规矩

正如它们平和的片名般,像个朴实的庄稼汉子,不带一点花哨。


这般过了几年,新类型的校园青春剧横空出世。

《一起来看流星雨》+《一起又看流星雨》。

以《流星花园》为大框架,嫁接内地的校园故事。

如果以当下的审美为基准,三部《十X岁》是土味,

那么“流星雨”系列则是尬杀味。

尴尬+杀马特。

疯狂到令人发指的广告植入,杀马特般刺眼的雷人造型~


配上玛丽苏到天上去的彩虹般绚烂的屎故事,

《一起来看雷阵雨》这个别名送给它,一点也不冤。

那么阵雨过后,

又是谁让校园青春剧再次迎来了晴空万里?

《最好的我们》


耿耿余淮的青春,成了2016年夏天当之无愧的爆点。

这部真正意义上的校园青春剧,怀旧而不失温暖,

一个“真”字贯穿全剧。

虽剧情平淡如水无爆点,但在观众看来,

这才是我们真实的青春。

到了去年,更是校园青春剧呈井喷式的一年。

《夏至未至》、《我们的少年时代》只是前菜,

年底《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》、《你好,旧时光》《一起同过窗2》的三剧鼎立,


才真真是让人感叹,

2017年的冬天,是粉色的。

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——撩、苏、甜。

《忽而今夏》走的亦是这个路子。

就像是《最好的我们》与《春风十里,不如你》的一个结合体。

前半程是前者的甜,后半段是后者的虐。


男主章远,骄傲、自信。

他是我们最意气风发、青春年少的时候,心中都曾有过的一个男孩。

“格子衬衫、颀长的身影、优美的侧脸弧线,定格在多少人心中。”

他是学校里无敌的学霸,回回考试都是年级第一,

他是见义勇为的少年,为帮人抢回钱包宁愿考试迟到。

作者用过一句话形容章远,

我爱过的男孩,有世界上最英俊的侧脸。



女主何洛,纯真、烂漫。

爱吃零食,爱看漫画,喜欢幻想。

常常年级倒数第二,数理化生门门三十分,

如她所言,自己就不是学习的料。

后因爱情的力量,一鼓作气,努力三年,最终考入全国最高学府。


这力量自然源于章远的给予。

两人因公交车事件而相遇,后章远竟转入他们班。

之后像所有的阴差阳错一样,两人搅在一起···


不是玩,也不是谈恋爱,

是学习

课堂帮她看题,放学帮她补习,

就连放暑假也不放过一分一秒,

.......


你很难说得清,高冷学霸男神为什么会看上天真吃货少女。

如果非要说一个理由,这就是爱情

理由不充分?这就是言情剧

千万不要试图在言情剧里挖掘真相、探寻逻辑,因为一切毫无意义。

言情剧的存在,就是为了满足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精神与情感上的某种缺失。


《忽而今夏》的前半程可谓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。

不得不说,这其中很大一部分,要归功于女主。

卜冠今扮演的何洛,太灵动了。

94年的姑娘扮演起十六岁的少女竟无半分违和,一举一动都是活力与青春。

最重要的,她的表演极具感染力


两人一起约好考入北京,可高考成绩出来,章远竟发挥失常落榜。

反倒是那个当初的吊车尾何洛,靠着章远的帮助最终考入了最高学府。

在知晓真相那一场戏中,卜冠今一句:“如果没有你,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!”


瞬间戳中泪点,让人感慨万千。

再如摩天轮那场戏中,本想撩妹的章远,却被反撩。

“你看那边”

“什么呀”

“有海豚啊”


“小姑娘不简单啊~小姑娘”

“没想到章先生也用这种老套的办法啊~”

“你跟谁学的”

“我悟到的呀”

何洛得逞后一脸调笑的样子,

深切让人感受到一万点甜蜜暴击。

正如上文所言,它的前半程是《最好的我们》的甜。

甜到少男少女心都爆炸,甜到让人立马想谈个恋爱,

甜到即使表现真实的异地恋,也能让人生出一种

站十几个小时火车去见ta都是一种幸福。


然而许多看过原著的人都发出感慨:

前面有多甜,后面就有多虐

至于到底如何虐,还得等更新完毕才能见分晓。

但我总感觉结局会是好的,毕竟连原作者明前雨后也坦言,剧版的改动很大。

只要最后能在一起,虐点也没关系。

毕竟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觥筹交错中爱情也越来越难寻,

既然现实已经如此崎岖,那么看个剧要还被虐一脸的话,

岂非太难了点?


毕竟它的主打还是校园青春剧啊,

而青春,就该是美好的样子。

它所展现的,

都是观众或正在进行、或曾经走过的岁月。

容易引起共鸣,容易引发讨论。

“啊,那夕阳下的奔跑,是我逝去的青春”

“对不起我的青春没有章远,余淮,······”


校园青春剧有千万种,有你见过的,有你未曾经历过的,

它可能是你心口的朱砂痣,也可能是你窗前的白月光。

从1989年的《十六岁的花季》

到2018年的《忽而今夏》,

变迁的是时代,

不变的是曾经阳光灿烂的日子,

是我们记忆里那永远涌动的热血青春。






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